阿里云服务器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财经 湖南之窗 2024-06-17 503浏览

季为民: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变量,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不断催生着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这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硬核底气。

6月12日,在由《中国经营报》《商学院》和中经传媒智库主办的“中国商业20年跃迁与创变引领新商业文明”2024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之“新科技·新消费——颠覆性创新与新商业时代主题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总编辑,《商学院》杂志总编辑季为民指出,科技创新不仅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重塑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何在科技创新进程中把握高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从Sora问世到星舰上天,从锂电池密度的不断突破,到氢能高铁的即将面世,科技创新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身处技术革命的前沿,企业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尤为关键。

季为民表示,无论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还是工业机器人,中国科技创新正在为全球市场带来新的活力。这些技术不仅催生了全新的商业赛道,也在重构传统产业的产业链格局,这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已经超过千万辆,工业机器人的迅速普及与迭代、低空经济的兴起,以及量子力学与核聚变技术的突破,不仅是技术的更新迭代,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超过100万件,占全球专利申请数量的一半以上,远超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量,这体现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还有超大规模且结构多元的国内市场,这为各类科技创新提供了尝试与完善的应用场景和实战空间,并有效促进了产品的迭代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出了全面部署。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和产业主体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明确科技型骨干企业的主导地位,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发挥能动作用,融通创新链产业链,全面提升创新链产业链水平。

受此影响,我国科技创新整体实力也在稳步提升,其中,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了2023年的3.3万亿元,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从1.91%增至2.64%。

从2023年数据看,该年的基础研究经费达到了2212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从2012年的4.84%提高到了6.65%。季为民认为,这些数据表明国家的人才资源红利正进入加速释放期,这将为科技发展提供充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进入2024年,新质生产力备受关注。

季为民表示,新质生产力布局中包含很多前沿性且能够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新科技。这些新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新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找到新产业、新动能,是各界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当前我们要以企业为核心,构建科技和产业之间互融互通的桥梁纽带,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这将为产业赋能,并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季为民建议。

(编辑:孟庆伟 审核:郝成 校对:颜京宁)

湖南之窗

湖南之窗10000+篇文章

站点 微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湖南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列表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Copyright 2003-2024 by 湖南之窗 hn.jsxw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